交大資工大一上

心得 Anpig 2021-01-30 2.8k 9 Minutes

修課

微積分甲(一)

微積分,有很大部分是高中範圍,不過我還是差點被自己戳掉了(順帶一題終極風暴真的很好玩),要不是這學期剛好換成 16 週,老師有空辦補考,不然我就會被當了。其實到後面教各種積分技巧之後,我算題目算到有點上癮,覺得積分還蠻好玩的,但好玩的事情碰到考試就變得不好玩了,我的期末考考得不太好,大會考也是,比電資平均低,而且今年大會考跟去年比起來差不多慘,但今年不調分,如果調得跟去年一樣多我可能就不用補考了。

物理(一)

我覺得這堂課進行的模式很酷,上課的方式是在 e3 上看課程影片,兩個禮拜考一次試,一次 5 分,共 8 次,會去掉其中一次最低的成績,大概會在考試之間那週寄那次範圍的練習題和答案來讓我們練習,考試高機率會出練習題,考試的方式也很酷,大家坐在科三地下室的大禮堂裡,考卷是一張小張的白紙,某一面會寫數字,題目會用投影的方式呈現,通常是一題計算一題簡答,老師會問需不需要提示,提示的內容也很有趣,而且題目上會有用紅色標起來的字,要用考卷上印的數字來替換,所以每個人的答案不一定會一樣,是我覺得很酷的防作弊方式。這堂課沒什麼壓力,上課的影片在吃飯的時候當泡麵番順便看一看很快就看完了,期中期末基本上背背考古就好了,我期末只背考古拿了 93,總之就是很酷又很涼又很甜的課,下學期的內容好像會比較難,希望我還可以。

生涯規劃與導師時間

點名廢課,每個禮拜三下午去聽演講,偶爾要找導師晤談,我也不清楚通過的標準是什麼,好像是去聽四次演講吧,我好像剛剛好四次。
導師人蠻不錯的,晤談的時候會給一些有用的建議,還會藉由他女兒的故事來告訴我們一些美國的大學和台灣的差異,對於有想出國的人或許會有幫助。
不過導聚的時候感覺同學們和導師有點聊不起來,蠻可惜的,雖然我也不知道要聊什麼。

計算機網路概論

計網概跟哲學概論並列本學期我最愛的課,表定是大二選修,不過我覺得這學期的課太不資工系了,又不想選 LabView 跟資工探索,在確認過這門課不需要先備知識之後我就選了。
這門課上課的方法是投影片講故事,基本上就是講計算機網路是怎麼運作的,有時候會 demo 一些很酷的小東西給沒用過的同學看,像是 ping 和 traceroute。有兩次 Lab,第一次是用 Wireshark 找 FTP 的 port,還有找用 telnet 上 ptt 的時候在登入時輸入的資訊(demo 時用學號)、第二次 Lab 是用夾線鉗自己夾網路線。作業會寫課本裡的題目,考試問的問題跟作業的方向差很多,不過基本上有整理考古題,在自己回答考古題的問題時就幾乎會把重點都再看過一次,也就不會考太差了,要再更好的話可能要讀得更仔細,我覺得其實我還可以更好,例如不要空手去上課,要做筆記,早點和同學開始一起整理考古題,不過再給我一次機會我還是會空手去上課,因為我想專心聽故事。
經過了一學期的課程,算是解決了很多我從小時候就有的疑問,像是 DHCP, MAC address 等等專有名詞,常常看到這些詞但不知道它們是幹嘛的,還有國小要和朋友玩 Minecraft 的時候為什麼給的 IP address 我妹可以連進來,其他朋友卻不行,原來我從 ipconfig 得到的只是 192.168 開頭的 private IP。而在學到 DNS record 之後,我也用 GitHub 送的一年網域來做了一些好玩的事情,像是這個 blog,還有期末跟同學一起玩的 Minecraft 伺服器,因為學校有固定 IP,所以我也給它了一個 record,而用 domain name 來登入 Minecraft Server 也是我從國小就一直想做的事情,算是夢想成真吧,覺得我選的路是正確的,上完這門課很慶幸我讀資工系。

計算機概論與程式設計

很涼,不點名也沒作業,上機就是小考,也沒有每周都有,好像很多人考試考得很慘覺得要被當了,但其實會魔術大調分所以沒差。C 語言從頭開始教,助教會放練習題在 Formosa OJ 上,被微積分和線代弄到很煩的時候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寫練習題,因為數學真的太煩人了。小考和期中期末的體驗也很酷,因為我太爛了,高中沒得打比賽,沒有過這種體驗,看到題目亮綠色 AC 和計分板上升的感覺真的很爽,對競程大佬們來說這堂課可能就是偶爾來考個試花個 10 分鐘拿 100 分就可以輕鬆拿分的課,不過對我來說,我覺得這些練習題和考試讓我相比高中時期還是有進步的(可見我高中有多混)。也是一門少數讓我有在讀資工系的感覺的課,順帶一提,當初做了這個 blog 不知道要寫什麼東西,就決定寫一下練習題和考試題的題解拯救我室友。

線性代數

數學課,研究所必考科目。之前就有聽說過線性代數的可怕,不過這是資工閹割版的線代所以其實還好。這堂課給我的印象就是瘋狂抄版書,抄完回去瘋狂寫作業,我覺得我已經流於「知道怎麼算但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算」的狀態了,雖然上到後面我還是偶爾會翻回去前面看前面的東西在幹嘛,不過過了一學期我還是覺得我的觀念非常不扎實,學得很心虛,期中期末考很爛,除了觀念不扎實以外矩陣還很容易算錯,要不是有瘋狂寫作業拉分數和老師的調分,我應該已經被送下去了。

資訊素養與倫理

涼到爆,兩週上一次課,上課就分組討論老師丟的問題,討論完上台稍微報告一下,我去兩三次之後就沒再去上課了,上完課打打廢文,每個主題有必答題跟二擇一題回答,不過二擇一題回答的題目如果兩題都回答好像會拿比較高分的樣子,期末考就考名詞解釋和一些情境題或申論題,有趣的是期末考是丟一份 Word 檔給你,你在上面編輯完之後轉成 PDF 再傳回去。輕鬆賺通識學分的爽課,不過課程影片(對,有課程影片,但我從來沒看過)是用 Flash 來呈現的,不知道以後還會不會開這門課。

哲學概論

很酷的一門課,雖然我一樣都是空手去上課,沒什麼花心思在這門課上,不過上課的過程我是很享受的。老師會不斷的丟出問題,而且很會帶大家一起思考和討論,同學們也很踴躍發言,我從來沒有看過一堂課是這麼多人同時舉手想要發表意見,還得一個一個來的情況,聽見同學們不同的意見也很有趣,有時候會有點火藥味,有時候聽到自己完全沒有想過個觀點也會覺得很新奇。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學期成績這麼爛,可能第一次點名剛好是我翹課的那次,而我期末的申論題又寫得很爛吧。

藝文賞析教育

懶得做。

大一體育

體育課放在早八真的會要人命,前面四週的游泳課大概是這學期體育課的所有運動量了,運動會之後老師有事情停課了兩三週吧,說要考足球當期末成績,那週我又剛好摔車雷殘請假,結果考試那天下雨,就說不考了,我也不知道成績怎麼來的。


社團

這學期參加了兩個社團。

數位音樂創作社

迎新的時候對一個大神學長很印象深刻,感覺他知道很多事情,不過不知道為什麼他之後都沒有再來了,後來偶然發現他好像是雄中的學長。
這學期剛開始先學了一些基本的效果器會如何對聲音造成影響,後半段社師上的樂理真的讓我感覺幫助很大,雖然上到最後我已經是一個完全沒跟上的狀態了。
下學期好像會有個聯展,最好在寒假就要做出要展的作品。

DJ 社

其實接歌我國中時就做過了,不過那時候是用鍵盤控制 Virtual DJ 這個軟體,沒有實體的 Controller,而且我也什麼東西都沒學過,所以到社團體驗社課還是覺得很新穎。剛開始學的時候我很排斥排 set,自己想要排的時候又會開始去摸別的東西,不過有一堂社課講 set 的編排,聽完之後就開始有想法了,大概 12 月中的時候有個類似驗收的活動,要去清大播一個 15 分鐘左右的 set,為了那個東西我練得很勤,這算是我這學期比較投入的事情了吧。


總結

感覺這學期沒做了什麼就過完了,過一天算一天的感覺,不知道欸,可能是我身邊的人都又強又會社交,不像我又爛又宅。
這學期交了一些很酷一些很低能(一些又酷又低能)的朋友。
好像很多人覺得 A- 很爛,不過我覺得有 A- 對我來說就很慶幸了,看來我真的很爛。
下學期選修被很多必修卡了,所以我決定當個通識魔人,趕快把那些無聊的學分修掉,開始上系上的課,也希望其他活動可以不要卡來卡去。
有漏掉什麼我大概也不會補了,希望我下個學期至少可以在這裡發一篇有意義的文。